晚清五十年间,国家内忧外患交织:外有西方列强的频频入侵,内有各地起义纷起。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,清政府启动了多次近代化改革运动,包括洋务运动、维新变法以及晚清新政。虽然这些改革未能彻底挽救清朝的衰败,未能让中国真正崛起为强国,但它们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。晚清所创办的众多企业,成为后来中国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。本文将梳理那些从清代延续至今的重要大型企业。
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制造总局的船坞,这一庞大工厂由曾国藩、李鸿章和丁日昌等人合力创立,堪称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工业设施。在曾国藩的鼎力支持下,江南制造总局成功制造了中国第一批轮船和铁甲舰,为清廷海军提供了坚实的装备保障。1905年,因制造总局面临困境,清政府将江南船坞独立出来,实行商业化改革。经过调整,江南造船厂迅速恢复活力,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造船企业。新中国成立后,这家造船厂更是不断刷新纪录,成为少数能够建造航母的世界级造船基地。
展开剩余81%在甲午战争前后,张之洞在湖北创办了规模宏大的汉阳铁厂,号称东亚最大铁厂。汉阳铁厂拥有约七千名工人,年产钢铁达七万吨,占据清朝钢铁总产量的九成以上,具备挑战全球钢铁托拉斯的潜力。然而,因经营不善,汉阳铁厂陷入经营危机。1908年,盛宣怀接手,将其与大冶铁矿、萍乡煤矿合并组建汉冶萍公司,中国首个钢铁联合企业。民国时期,汉冶萍公司遭受日军封锁和掠夺,最终衰败。新中国成立后,汉阳铁厂改组为武汉钢铁公司,如今的武钢集团已跻身世界500强企业。
1872年,李鸿章创立了轮船招商局,标志着中国首家轮船运输企业的诞生。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模式,迅速打破了西方列强对中国航运的垄断。1876年,招商局成功排挤并收购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业务,这场民族资本对外资的胜利意义重大。随后,招商局还投资兴办了开平矿务局(即开滦集团前身)、中国通商银行(中国首家银行)、南洋公学(现上海交通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台湾交通大学的前身)。新中国成立后,招商局改造为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和招商局集团,后又创立招商银行,成为世界500强企业。
马尾船厂,即马尾船政局的造船厂,最早由左宗棠筹建,后由沈葆桢竣工,是清朝最大的造船厂之一。清代期间,马尾船厂制造了40多艘轮船,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。民国时代虽逐渐衰退,但依旧制造了中国最早的水上飞机。马尾船政局的学校最终演变成民国海军学校,被誉为“中国海军的摇篮”。现如今,马尾船厂正处于复兴之路,积极重塑昔日辉煌。
1865年,李鸿章在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基础上建立了金陵制造局,该局能生产多种口径的前膛炮、炮弹及炮车和枪弹,成为清朝第二大军火制造厂,仅次于江南制造总局。1888年,金陵制造局成功仿制了马克沁单管机枪,标志着中国制造的第一代重机枪诞生。进入民国,改称金陵兵工厂,在抗战期间提供了全国60%的弹药供应。新中国成立后,金陵兵工厂拆分为长安汽车厂和南京晨光机器厂,前者专注汽车制造,后者从事火箭及相关设备的设计生产。
1867年,完颜崇厚在天津创立了军火机器总局,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局。1870年,李鸿章接管该局并更名为天津机器制造局,成为北方最大的军工企业。1888年,该局建造了中国首艘潜艇。甲午战争后,天津机器局扩展业务,增建钢铁厂和无烟火药厂。1896年,改名为北洋机器局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,机器局遭受严重破坏。此后,袁世凯在德州另设兵工厂,1924年德州兵工厂并入山东兵工厂。
山东机器局由丁宝桢于1875年创建,是北方第二大军工厂。清朝灭亡后改名为山东(济南)兵工厂。1924年,德州兵工厂并入山东兵工厂。抗战爆发后,山东兵工厂西迁。新中国成立后,改造为山东化工厂,现隶属北方现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,是航空航天、电子传播、汽车及建筑行业特种非金属材料的专业生产基地。
1890年,张之洞在汉阳设立湖北枪炮厂,购置当时最先进的德国设备,是清末最重要的兵工厂之一。至1909年,该厂累计生产了13万支枪械。1904年改名为湖北兵工厂。辛亥革命后,该厂成为各大军阀争夺的战略目标。抗战期间,湖北兵工厂西迁至重庆,继续生产枪炮。其生产的“汉阳造”枪支驰名中国近代历史,直至抗美援朝时期仍广泛使用。
1866年,左宗棠被调往西北镇压内乱。1869年他在西安创办西安机器局,制造了大量先进武器,为平息陕甘叛乱立下赫赫战功。1872年,西安机器局迁至兰州,更名兰州制造局。经过左宗棠精心管理,该厂成为西北最大兵工厂。新疆收复后,厂停产,直到1907年重新启动。民国时期,兰州机器局成为西北各方势力争夺焦点,经历了多次挫折。新中国成立后,该局改组为兰州通用机器厂,现为通用机器制造有限公司,主要生产采油机械设备。
1908年,清政府设立第一家中央银行——户部银行,次年改名为大清银行。清朝灭亡后,该银行更名为中国银行,继续履行中央银行职责。国民政府时期,中国银行成为国际汇兑银行,在伦敦、纽约、新加坡等地设有分行。1931年,组建中国保险公司。在经济大萧条期间,推动了法币改革。新中国成立后,中国银行统一管理国家外汇,开展国际贸易结算,现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。
发布于:天津市欣旺配资-股票配资网址-场外股票配资-实盘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